欢迎来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流柱教授2023年12月14日应邀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进行了学术访问和交流,并作了题为“不对称烯丙基碳-氢官能化反应:活化模式、选择性调控及应用”的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围绕“不对称烯丙基碳-氢官能化反应”主题,龚流柱老师阐述了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化反应是构建sp3碳-碳键和碳-杂键最便捷和高效的方法之一,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化反应通常需要使用高活性的烯丙基试剂,而烯烃通过烯丙基碳氢活化直接参与的烯丙基化反应则更具原子和步骤经济性。虽然钯催化的烯丙基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立体选择性控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我们通过钯/有机小分子协同催化和设计新型手性亚膦酰胺配体,发展了一系列烯丙基碳-氢键的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并将其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不对称合成。值得强调的是,龚流柱教授提出了“质子-双电子协同转移”的钯配合物活化烯丙基碳-氢键的模式,该模式很好地回答了实验转化中“特别”的现象,这些“特别”的现象用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并拓展到其它过渡金属催化剂体系,建立了调控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模式。与会老师和同学对报告内容十分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龚流柱,1989-1993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1993-1996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1996开始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8-2000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化学系,访问学者,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5,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任不对称合成和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任。其中2003.10-2004.09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有机化学研究所, 洪堡学者,访问教授。2006-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工作,教授。2011.01-至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不对称催化和天然产物合成研究,2003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创造奖”,2009年获得“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和“中国科学院-拜耳青年科学家奖”,2012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等。
CopyRight 2017 © 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