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论坛系列报告-南昌大学/东南大学熊仁根教授
发布时间:2023-03-21 阅读次数:352

南昌大学和东南大学熊仁根教授202339日应邀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进行了学术访问和交流,并作了题为铁电化学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熊仁根教授生动的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铁电研究领域做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研究工作。他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从事分子基铁电材料方面的研究,利用似球非球理论、引入单一手性、以及氢/氟原子取代等三种策略,极大地拓宽了铁电体的研究,总结出了寻找分子铁电体的行之有效的理性设计方法。熊仁根教授还展望了分子基铁电材料在压电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与会老师和同学对熊仁根教授的报告内容十分感兴趣,跟熊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熊仁根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199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41998年先后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美国波多黎各大学、Brandies大学、波士顿学院开展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研究,1999年至2006年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现为南昌大学和东南大学教授,目前担任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


熊仁根教授长期耕耘并专注在分子铁电体领域,提出了分子铁电体的化学设计原理——铁电化学,从铁电物理唯象理论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铁电化学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将分子铁电体的发现从盲目寻找变为合理的化学设计。铁电化学融合了化学设计、手性化学、氟化学等,有望发展成为和化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崭新学科。迄今在Science4篇)、J. Am. Chem. Soc.51篇)、PNAS USA1篇)、Angew. Chem. Int. Ed.20篇)、Phys. Rev. Lett.4篇)、Nat. Commun.6篇)、Adv. Mater.11篇)、Acc. Chem. Res.1篇)、Chem. Rev.1篇)、Chem. Soc. Rev.5篇)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分子铁电体研究论文100余篇。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三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

CopyRight 2017 © 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