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陆良秋教授2021年11月25日应邀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进行了学术访问和交流,并作了题为“杂环导向的金属稳定偶极体化学”的学术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陆良秋教授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基于过渡金属稳定传统高活性“偶极中间体”的策略,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与配体的选择性调控,系统性地发展了杂环导向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学,为复杂杂环分子的高效、高选择性构建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策略和方法。此外,陆良秋教授课题组通过设计合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包含含硫手性配体;这些催化剂被成功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并展示了独特的催化性能,实现了一系列碳/杂环体系的对映选择性催化。举行线下报告的同时开放线上视频通道,超过百人在线参与了报告;与会老师和同学对陆良秋教授的报告内容十分感兴趣,与陆良秋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陆良秋教授2005年6月和2011年6月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1年7月起于华中师范大学任教,2011年10月~2013年5月赴德国莱布尼茨催化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7月破格晋升, 现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RCS Merck Index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Science Bulletin》、《Chinese Chemistry Letter》等期刊的青年编委。
陆良秋教授长期从事绿色合成与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Chem, Trends in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和认可,他引累计3000余次,7篇论文入选为ESI高被引论文,8篇论文被Chem-Station、Organic Chemistry Portal等学术网站作为亮点介绍,9篇论文被评述性期刊Synfacts正面评价。荣获德国洪堡博士后奖学金(2011)、Reaxys PhD Award Finalist (2011)、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16)、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第二完成人;2013,第二完成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018)、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2018)、Angewandte Chemie Author Profile (2019)、ChemComm Emerging Investigators (2019)、湖北省化学化工青年创新奖(2021)等奖励或荣誉,并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015)、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等人才项目的资助。
CopyRight 2017 © 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