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论坛系列报告-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
发布时间:2023-12-01 阅读次数:10

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20231123日应邀到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进行了学术访问和交流,并作了题为功能导向有机合成与新药发现的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中,雷晓光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如何利用化学合成手段对细胞死亡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从而发现新的药物靶标与开发创新型小分子候选药物,同时又从自然界中寻找新的催化机制酶,与传统化学合成方法形成良好的互补,并基于酶催化反应的生物合成方法大大提高了天然产物分子的合成效率,在这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与会老师和同学对报告内容十分感兴趣,与雷晓光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雷晓光教授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6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全职回国工作,曾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化学中心主任,2014年全职加入北京大学,现任化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863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中组部“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资助。目前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执行主编。主要开展针对人类重大疾病的化学生物学、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研究。在CellNature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了超过20项创新药物发明专利授权,开发出四类“first-in-class”创新药物分子,其中一类药物分子于2022年中美双报进入二期人体临床实验:荣获了以色列Sackler Chair Award,科学探索奖,MDPI屠呦呦奖,国际四面体青年科学家奖,国际化学生物学协会首届青年科学家奖等20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


CopyRight 2017 © 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 版权所有